CEO薪資是員工的300倍!為何美國大型企業要讓執行長坐領高薪?

美國舊金山在2020年11月通過「管理人給薪過高稅」(Overpaid Executive Tax),如果企業支付給CEO的薪水,超過員工年薪中位數100倍,將加徵0.1%的稅,預計於2021年生效,希望能解決薪資不平等的問題。

此法案適用對象為在該市營運的所有公司,像是電動車廠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都被點名薪水「過高」了。

延伸閱讀:AMD股價一年漲150%!蘇姿豐首登最會賺執行長,踢下Netflix、迪士尼

據彭博的CEO薪酬比率(CEO pay ratio)寫道,S&P 500企業CEO薪水大約是一般員工的300倍。庫克2019年薪水是1,155萬美金(約3.2億元臺幣),即便和前年相比下降不少,但和員工年薪中位數5萬7,596美金(約161萬元臺幣)相比,仍高出200倍。

「執行長憑什麼領這麼多?」關於這個疑問,經濟學家泰勒.柯文(Tyler Cowen)在《企業的惡與善》提供一個分析角度: 執行長領的薪酬真的帶來對應的價值嗎?

40年間,執行長薪水漲9倍!薪酬漲幅真的帶來對應的價值?

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指出,從1978至2018年,執行長的薪資成長了940%,一般員工的薪資漲幅僅12%。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首先,執行長的工作既困難又多元。激勵員工、傳播企業文化,規劃未來策略,這些我們認為很困難的任務,

線上百家樂

只是執行長的標準配備。他們還必須「博學多聞」,可能一個人就要幹3個人以上、不同職能的活。

這個情況到了21世紀更為嚴峻,柯文表示,執行長的「技能包」長大了許多。以前只要懂得營運核心業務,像是設置鑽油平臺或製造家具,就可以讓公司順暢運轉;現在,執行長還要同步了解金融市場,避免投機客大幅收購公司股票、搶占董事會席次,進而影響公司決策等情況。

同時,也要具備傑出的公關手段,靈活應對社群媒體、記者或政府官員。最重要的是,現在美國的頂尖公司,不論是食衣住行育樂,都成為了科技公司。比方說,零售業無人商店、金融業推動行動支付,科技素養早就變成了CEO的必修課。

那麼執行長的薪資漲幅,

RSG電子

有為公司提供更大的價值嗎?根據一則哈佛大學的研究《Why has CEO pay increased so much?》,在1980至2003年間,世界前50大公司的CEO薪資平均增加了6倍,資本市場大約也增加了6倍,表示執行長薪資漲幅,確實帶動對應的公司市值上漲。

執行長的「代理問題」:為了衝高短期股價,會不會犧牲公司長期利益?

許多公司設定的執行長薪資條件,是以股權和選擇權為主,但執行長畢竟不是公司負責人、任期有限,會不會為了拉抬眼前的股價、提升自己的收益,犧牲公司的長期潛力?

柯文認為,這樣的指責言過其實,因為多數領導者都看不清未來策略。像是Netflix削弱了百視達的生意,或許並非百視達的高層短視近利,而是確實無法肯定提供串流內容的策略能夠勝出。

延伸閱讀:百視達、柯達、Nokia跌落科技浪頭下…在「快時代」生存,品牌的必備能力是什麼?

執行長能根據數據資料,掌握產品和服務的平均壽命,

線上21點

比如健康照顧領域的產品生命周期約11年,但即便知道期限一到將面臨技術變革,事前仍然難以預測下一代的產品及服務的樣貌。因此與其說執行長只重視短期績效,不如說他們習慣聚焦處理癱在面前的問題,並且確認問題被根除。

執行長搞砸後下臺,為什麼能得到高額資遣費?

企業不只提供執行長高薪,還在執行長決策失敗之後,給予黃金降落傘(golden parachute)保護,讓公司高層主動或被迫離開公司時,還能得到一筆豐厚的資遣費作為補償,經常引起大眾撻伐。

柯文解釋背後原因。其一,是為了防止執行長不願意離開,

街機遊戲

或離職前報復公司。遣散金能確保執行長「積極走人」,

百家樂

不會想保全在公司的地位;第二,如果少了此報酬,就沒有執行長願意承擔可能失敗、丟掉職位的風險,

麻將發了

做出獨樹一幟、對公司有益的決策。董事會知道,保守的作為不會讓公司成長,執行長必須敢於冒險,所以才提供黃金降落傘,讓執行長勇於抓住成長機會。

從市場整體表現來看,執行長之所以能拿到高薪和高額遣散費,正是因為這樣的合約通常都管用。柯文提醒,不要採用逐案檢視證據的評論方法衡量執行長的薪水,而應該檢視遊戲規則是否能夠產出良好的實行結果。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

文章源自於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