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值得矚目的洋基新秀:即戰力篇(DeiviGarcia、ClarkeSchmidt)

在Baby Bombers畢業後,洋基農場迎來一波換血期,許多天賦滿滿的新秀還沒升上2A就被看破手腳,評價直落成路人。這篇文介紹的Garcia跟Schmidt是碩果僅存的即戰力新秀,也是未來數年重要的後段先發人選。Deivi Garcia(21歲右投)Embed from Getty Images各家新秀排名 Fangraphs 2(百大60) Baseball Prospectus 1(百大17) Kieth Law 3(百大81) MLB Pipeline 3(百大邊緣) Mike Axisa 2 發展軌跡只有5呎9吋(約175公分)的Garcia在16歲就能投出96英里的速球,曲球跟控球能力也在同齡投手中屬於平均之上,在2015年以簽約金$200,000加入洋基體系。大家真正關注到Garcia是在2018年,

雷神試玩

低階小聯盟的打者對他的曲球一點辦法都沒有。69局中他投出近乎30%的K-BB%,說服球隊將他從A-一路擢升至2A,前年一場6局15K無失分的比賽更是讓他的名聲達到高峰。過度興奮的基迷甚至拿名人堂投手Pedro Martinez與Garcia相比,稱他為「Little Pedro」。令人失望的是,Garcia於2019年季末升上3A後有些水土不服,除了三振率掉了10個百分點外,HR/9更是暴增到1.80。被全壘打暴增或許能歸咎於2、3A的用球不同(3A在2019年開始採用MLB的球),但超過11%的保送率顯示高階小聯盟的打者不再輕易被他的引誘球所騙,過度瘦小的身形讓人懷疑他是否能承擔先發投手的工作量。由於疫情與傷病導致的先發投手荒,去年八月洋基緊急拉上Garcia救火,他的表現讓人驚艷(6局0責失、6K/0BB),

富遊娛樂城不出金

曲球跟滑球都能確實的讓打者揮空。即使整季的成績不是太突出(4.98 ERA/4.15 FIP),但這六場先發足以讓他的評價回升。洋基更欽點Garcia主投分區系列賽第二戰,成為隊史最年輕的季後賽先發投手。球探報告從去年在MLB的小樣本來看,Garcia對變速球與前年自學的滑球很有自信,狀況好時都能有效的製造揮空,小聯盟時期的主要武器曲球卻不符預期,36%的追打率與31%的揮空率只能說是剛好及格。它雖然有非常優異的轉速以及如彩虹般美麗的垂直變化幅度,但Eric Longenhagen與Mike Axisa分別觀察到它的軌跡與出手點都與其他球種落差過大,讓打者有提早分辨的契機。 Garcia的曲球出手點比其他球種高上許多。 Garcia的球速只有90-95英里,轉速也不算突出,打者卻意外地打不好。將他排在百大新秀第17名的Baseball Prospectus認為是Garcia特殊的放球點與出手姿勢使打者難以掌握,由上方的出手點也能看到滑球、變速球與速球的出手點十分接近。變化球的品質跟藏球功夫掩護了速球品質的不足。Garcia進步最多的是他投進好球帶的能力,去年4.1%的保送率在大聯盟能排進前10%,控球進步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調整投球姿勢。當投手準備投球時,最佳的跨步方向是正朝本壘側,前腳著地的位置應在捕手手套與後腳連成的直線上。若著地的位置朝一三壘側偏移,就必須一邊揮臂一邊將身體重心偏回正前方,稱為「Throw across the body」。Garcia就有以上的問題,這會使他落地的前腳不穩,臀部也無法完整旋轉。底下是他去年與前年的投球影片。由於攝影機角度不同,跨步方向看似沒有太大差異,比較明顯的改變是他投完球的後腳著地位置,

POLY保利體育

前年時常在身體右側,去年則會繞到左側。這樣的調整使他更加善用身體轉動,也能維持相同的投球動作。第二個可能因素是改變自己在投手板上的位置,

牛牛百家樂

以下分別是去年春訓與季中的照片: Photo credit: VF314 由上圖可見,Deivi站的位置從投手板的右側改至左側。既然他的跨步方向略向三壘側,將起始位置往一壘側移就能彌補重心偏差的狀況,解決他無法準確的投到右打者外角的問題。即便有4個評價至少平均的球種,生涯也沒經歷過大傷,多數球探依舊不相信瘦小的Garcia能承擔先發投手的工作量。近60年來只有14名身高不足5呎10吋的投手累積超過10 WAR,官網作家Jim Callis甚至沒有將他納入今年的百大新秀。Longenhagen則是比較樂觀,他認為身材高大、手臂較長的投手由於放球點離手肘較遠,根據力矩原理,手肘所承受的壓力也會較大,受傷風險反而比矮小的投手更高。但他認為Garcia追求三振的投球型態無法有效率的解決打者,吃局數能力不可能像同為矮右投、運動能力更好又是滾地球型的Stroman那麼好。考量到他必須用技巧掩蓋速球stuff的不足,以及可能的續航力問題,Axisa跟Law都認為不須強求Garcia投長局數,只要他每次能面對完兩輪打者、吃完五局就能成為輪值的要角。2021展望Garcia會與剛從球監歸來的German一同競爭五號先發的位置,前年投的111.1局是他生涯最大的工作量,去年小聯盟賽季又因疫情取消,本季洋基應會把他的投球局數控制在150局以內。我個人對Garcia的評價不高。一是不相信MLB打者會一直掌握不到他控制(command)不佳,又只有90-93英里的速球;二是他的曲球有些過譽,除了出手點與軌跡易於辨認,與速球的速差也將近20英里。我擔心他會因為沒有決勝球種而無法在輪值中生存。 預計開季層級:MLB/3A發展決定性因素:續航力天花板/地板:3-4號先發/長中繼   Clarke Schmidt(25歲右投)Embed from Getty Images各家新秀排名 Fangraphs 4(百大75) Baseball Prospectus 3(百大96) Kieth Law 1(百大48) MLB Pipeline 2(百大88) Mike Axisa 2 發展軌跡時間回到2017年六月,當時的洋基農場有全聯盟最好的天賦與深度,再加上Judge、Severino、Sanchez等人掀起的「Baby Bombers」浪潮。洋基球迷們都期待Damon Oppenheimer(球探部門總監)能一掃過往失敗的陰霾,在選秀會上招募下一波未來之星。為了省簽約金給第二輪的火球高中生Matt Sauer,洋基在第一輪16順位選了剛動完TJ手術,還在術後恢復期的Schmidt。當時許多洋基球迷,包括資深部落客Mike Axisa都不喜歡這個選擇,手肘受傷前的Schmidt也只有10-15順位的實力,是否值得跳過其他健康的大學投手(David Peterson、Nate Pearson、Alex Faedo)而去賭他復健後的狀態?受訪時Oppenheimer像復讀機一般提到堅強心志的重要性,實在令人心寒。幸好,Schmidt的stuff並沒有因為韌帶重建而退化,即便受到大大小小的傷勢困擾,2019年的他還是交出了相當優異的成績單(90.2局、3.47 ERA/2.68 FIP、27.2 K%/7.7 BB%),也讓他一路升上了AA。除了傷病史,Schmidt最被人詬病的缺點是投球機制,他過往的出手動作存在許多不自然的斷點,被球探們用「緊繃、費力、機器人似的」來形容。這點在前年獲得了改善。底下是他2018/2019的投球影片。via GIPHY(GIF credit: Mike Axisa)via GIPHY(GIF credit: Mike Axisa)Mike Axisa在前年的貼文提到,18年Schmidt的抬手、提腿、揮臂是三個分開的動作,19年的機制則連貫許多,揮臂軌跡也比過往來得短。總體來說,傷癒復出後的Schmidt沒有辜負洋基對他的青睞。可惜的是,這幾年的Schmidt依舊沒有擺脫傷病的糾纏。2018年剛回到賽場就拉傷了腹斜肌,前年開季因右前臂發炎缺席了六周,再加上去年的疫情攪局,已滿25歲的他嚴重缺乏職業賽場經驗,

大撈家娛樂城

生涯合計丟不到130局。月初他又在練投時操之過急拉導致右肘伸展肌拉傷,雖然沒傷到韌帶,依舊讓人捏了一把冷汗。保持健康、累積投球局數是他未來發展的關鍵。球探報告Schmidt是洋基體系中最接近前段先發的投手新秀,

體育投注

鮮少有球探質疑他的球威(stuff)。均速高達85mph、每分鐘動輒3000轉以上、更有巨大的變化幅度的曲球是洋基農場裡最好的變化球;他的伸卡球與四縫線都有95英里上下的均速,前者在升上大聯盟後有著更明顯的下沉幅度,後者則是有水準之上的轉速與些微的切球軌跡;變速球品質有所進步,但尚未成為穩定的武器,大多情況下只是個偶爾拿來混淆打者的球種。Schmidt在去年春訓表現得相當亮眼,包括我在內的許多球迷都期待他能搶下五號先發的位置。但在幾次的後援出賽中,他的控球太過狂野,連帶讓他的曲球威力減弱,不常騙到打者出棒。喜愛他的Keith Law認為Schmidt在小聯盟擔任先發時沒有這個問題,或許是不習慣後援投手的暖身頻率。不怎麼看好他的Longenhagen則點出他不同球種的出手點差異過大,可能會使打者易於辨認他的引誘球。底下附上Baseball Savant的出手點圖。由圖可見,滑球的出手點高出其他球種許多,Longenhagen說理想的出手點圖應該像圓形的星團,而Schmidt的圖長得像新月。不成熟的速球控制能力(command)是Schmidt最大的缺點,他的伸卡球變化幅度雖大,但也讓他無法準確控制;四縫線也沒好到像Severino或Cole那樣能硬吃打者。若他的進壘點還是像現在這樣亂飄,別說製造揮空了,打者的每個揮擊都能讓你膽戰心驚。2021展望即使在受傷前,Schmidt就在五號先發的競爭中落後German跟Garcia,他預計會在3A累積投球經驗、證明自己能夠保持健康、同時精進自己的速球控制能力。除非洋基傷了2名以上的先發,他應會在明年加入先發輪值。預計開季層級:3A天花板/地板:2-3號先發/勝利組牛棚發展決定性因素:健康、速球控制能力 參考資料:RAB ThoughtsViewsfrom314ftKieth Law on The AthleticsBaseball ProspectusFangraphsBaseball Savant 若是你想看到更多我對洋基比賽與新秀的評析,歡迎追蹤臉書粉專洋基迷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