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元宇宙(Metaverse)的狂潮席捲網路世界,全世界的人們也對著元宇宙帶來的全面性感官及沈浸式體驗充滿著想像。但同時,資本市場近年也熱烈擁抱回歸更純粹「聽覺」的聲音經濟,相較於軟硬體尚未成熟、應用尚未普及的元宇宙概念,聲音經濟從我們SoundOn不重複聆聽數據年成長200%的實際數據與全球趨勢來看,反而成為發展更加迅速的起飛中市場!
聲音經濟是一種陪伴的經濟,相較於元宇宙,必須百分之百讓人從現實世界抽離,搶奪人每天24小時有限的時間和注意力;聲音經濟反而可以在現實生活中長時間陪伴我們,例如工作中、通勤中、做家事、睡前,我們都可以邊聽音樂或Podcast。
以天下雜誌與東方線上合作的《2021聽經濟大調查》指出,超過四成的臺灣Podcast聽眾會利用生活零碎時間收聽,
線上老虎機
近三成聽眾在通勤時間及運動時收聽,
金旺線上娛樂
超過兩成聽眾於睡前收聽,成為聽眾日常生活的心靈陪伴。聲音經濟的用戶停留時間更長,也蘊含更高的含金量。
年初「現象級」的語音社交服務Clubhouse席捲全球,也帶動全球的「聲音經濟」起飛!幾大網路巨頭如Facebook、YouTube、Spotify等皆投入推出語音社群相關服務,而近年多起令人振奮的IPO與募資消息,也讓聲音經濟更加令人看好。
究竟聲音經濟為何如此令人看好?聲音經濟的商業模式除了類似Spotify、KKBOX的音樂串流訂閱以外,又有哪些商業模式呢?
中國的網易雲音樂,本月初以205港元股價於香港上市,市值達415億港元。網易雲服務除了正版音樂播放服務外,最大的特色是音樂社交功能「雲村」,讓聽眾可以針對歌曲評論、留下自己的心情、線上卡拉OK表演、直播、分享歌單、聽Podcast,號稱是「中國90後最喜歡的在線音樂平臺」。招股書顯示,2021年上半年,網易雲音樂月活躍用戶達1.845億人,音樂付費用戶為2752萬人,有超過48%聽眾會瀏覽評論區參與社交互動。
觀察網易雲音樂的商業模式,音樂訂閱收入較去年同期的18.5億人民幣成長至24.4億;社交娛樂與其他收入則從15.2億元成長至26.7億元,顯示社交娛樂收入成長態勢較付費音樂高出不少!而社交娛樂的收入,主要來自於語音直播、K歌、語音交友等社群服務的虛擬商品收入,用戶購買虛擬商品打賞給喜愛的主播或創作者。
Podcast變現,付費訂閱或動態廣告,何者是未來?
近年在臺灣、在全球非常熱門Podcast熱潮,創作者及平臺如何變現?
另一家中國最大的線上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今年9月也正式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上市估值可望超過50億美元。喜馬拉雅是有聲書、Podcast、電臺的分享平臺,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喜馬拉雅的平均月活躍用戶分別為0.87億、1.40億和2.15億;截至今年6月底止,平均月活躍用戶達到2.6億,成長相當迅速。
其主要商業模式是進階付費音頻內容,以及全站的VIP方案中,與創作者進行分潤。熱門付費音頻,除了財經、知識、個人成長內容外,近來也將許多熱門網路小說IP,授權配音改編成付費有聲書,成為強勁的新業務來源。
Podcast及音頻平臺的變現模式,除了付費訂閱,還有一種正在發生的廣告模式,目前Podcast大多數只有頭部的創作者有比較多廣告合作機會,中後段創作者欠缺長尾效益。而且廣告綁定在內容上,等於一個內容的廣告版位只能有一次性的收入來源。一家瑞典的Podcast託管平臺Acast提供了解決方案。
Acast在今年6月成功在Nasdaq的First North Premier Growth Market版成功上市,市值7.75億美元。Acast不只是一般的Podcast平臺,更特別之處是它提供了創作者的廣告變現模式,透過Acast開發的動態插入技術,可以根據位置、時間和個人數據在Podcast內容中動態插入廣告,
ATG戰神賽特
讓Podcast可以動態插入針對特定受眾的廣告,達到廣告個人化的效果。
對於廣告主來說,可以更精準的鎖定目標客群。對創作端來說,頭部創作者有機會讓舊內容也可動態替換新廣告內容,持續產生利潤;中後段創作者也有機會獲得分潤,支持更持久的產出內容。而對於平臺來說,動態廣告技術讓長尾效應有機會在Podcast發生,增加了許多可銷售的廣告版位,達成廣告主、創作者、平臺的三贏局面。
Podcast只能在地嗎?丹麥Podimo正在打破國際化魔咒
另一個面對Podcast產業的問題是:Podcast內容是否會因為語言,而使得市場只能侷限於特定市場。這件事情很關鍵,如果內容有地域局限性,無法跨出國際市場,則創作者獲得的回報也會變得受限,將成為Podcast經濟成長的天花板。相較於音樂市場的普世性,Podcast類內容似乎目前國際化的程度還不夠。但同樣來自北歐的Podimo正在打破Podcast的市場藩籬!
成立於丹麥哥本哈根的Podcast平臺Podimo,11月底獲得了7800萬美金的B輪投資。Podimo擁有約950多部原創作品,並與國際最知名的內容製作者及作家合作,如美國最大廣播公司iHeartMedia、亞馬遜音樂旗下Podcast平臺Wondery、德國音頻平臺FYEO及挪威暢銷犯罪作家Jo Nesbø合作,
運動彩券
將國際內容翻譯成當地市場的母語,目前該公司收入超過50%來自海外市場。
如果我們已經看到Netflix將許多全球在地的故事拍成電影並於其他市場翻譯播出,並且獲得巨大成功。我很堅定的相信,在地的音頻或Podcast是可以國際化的,這也是目前SoundOn Global正在努力的方向,我們希望將更多臺灣在地優質的聲音創作帶到國際上。
新的聲音表現形式快速出現,聲音+社群蹦出新火花
Podcast與SoundClub的熱潮,
線上運彩投注
也帶動今年許多聲音新創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Quest是聲音版的Quara,由用戶提供各種專業的Q&A語音建議與討論;Rachet是聲音版的抖音,提供99秒的短Podcast,並在11月中App甫上架就獲得300萬美元的種子輪資金。Quilt及Peanut則是針對女性提供聲音的支持網絡,讓他們彼此可以透過聲音獲得力量。
我在2015年創辦聲音社群平臺Goodnight,一直在探索聲音可能性的道路上努力,今年中與Podcast託管及播放服務的SoundOn Global合併,
金旺5298
語音社交與聲音內容相呼激盪,今年底不但目標挑戰千萬美金營收,也成功將海外活躍用戶佔比提升超過50%,下一步,希望讓臺灣好聲音、創作者被更多國家聽見、看見,歡迎更多聲音創作者一同投入!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吳佩臻、侯品如
文章源自於數位時代,